
阅读:次
更新时间: 2020-06-23
摄影:|
编辑:chenxuan

2016年11月24日14:3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黄月应邀到我校做《职业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专题报告,报告在铜梁校区F101举行,我校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均到场聆听。

黄月博士从三个方面对《职业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专题报告做了剖析: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需要变革吗?为什么需要变革?如何变革?
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需要变革吗?黄月博士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指明,社会需要大量的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需要场地容纳、约束大量流动人口,但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针对每个人进行教学;再者,现代教育早已不是20世纪初期的工厂模式,学习不需要偷师,一般知识无法垄断,搜索、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第三,从国家政策来看,2014年9月份启动的"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规划纲要,14个课题中,涉及了职业教育,且在2015年12月,国家首批了129所"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必须变革。
从国际看,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潮流也越来越明显,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课程、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都是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变革的体现。
那么,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怎么变革?黄月博士提到,职业院校应该通过进行数字校园建设来进行变革,这样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校园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品质的提升、推动职业教育对社会开放。变革的目标有三点:一.支持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面向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变革的着力点在于,突出机制创新,完善数字校园组织体系,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应支持教师面向校内开展混合式教学,甚至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字时代所需的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间甚至可以相联合,实现"三通两平台工程",即:网络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建立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黄月博士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分为三类:中职、高职的贯通模式,这种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贯穿知识点、技能点和信息技术为主;信息化"2+1+N"模式,这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集团模式,这种模式善于用教学实验来促进教学。
在职业教育中,也已出现这三种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混合。她提出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将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相融合,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要达到混合式学习,首先要有明确意义并制定计划;其次,要有相关的课程来进行探索试行;第三,达到相当比例的课程常态化应用。黄月结合山东科技职院的"现代职教课程"混合教学改革、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的"破解职教难题"混合教学改革等案例,让在场听众更加直观地明白了混合教育的实施手段。
最后,在场听众与黄月博士就混合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如何实施、实施对象等方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的交流。(文/李松媛 摄影/游锦怡)
黄月 个人简介
黄月,女,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信息化、思维训练、问题解决迁移的认知模拟、教育游戏。曾参与多项国家级,教育部级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发表多篇SSCI、CSSCI检索论文,作为章节负责人和后期统稿负责人参编《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与《迎接数字大学:纵论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翻译、解读与研究》,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并出版了面向专升本和本科学生的《教育技术学》教材与习题集,并独立开发了心理学教学游戏与3D虚拟仿真系统,兼任GCCCE会议悦趣化学习与社会子会议额外评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