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教育学院2020级3班学生唐嘉诚,自幼爱好文学,古诗文功底已有一定积淀。在2022这个一波三折的抗疫之年,他身居学校,潜心读书,也两耳闻窗外之声,一心忧百姓之艰。他为各地种种加码的防控措施对经济民生的打击深感忧虑,为学校组织师生下湖捕鱼挖藕而后烹而共食的暖心之举深深触动。感动之余,他步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原韵,写下616字的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时艰行》,堪称重庆艺工职院2022年师生同心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生动写照。全诗刊布如下,以飨读者。
时艰行
唐嘉诚
壬寅三秋,余负笈还于渝州。未几,辄闻静默,坊间有舞曰莎莎者,听人辩,莫不少恚恨声。幸也,虽困庠序,然从学事未敢废一日,又思渝州之民,难免悲哀种种。时莲蓬已凋,藕花早谢。学宫高台,发食藕鱼之善事,余投门二年,始觉甚慰,遂作珠玑,旦夕仍觉有思归意。因步白香山韵,歌以记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时艰行》。
涪琼江畔他乡客,受业巴川风瑟瑟。
鲛人泣涕上水船,静默何处对丝弦。
同窗共砚终离别,曾记当时赏明月。
闾肆又来封控声,百业俱废何时发。
舆论飞地缘起谁,避席畏闻语迟迟。
沪筑乱象今又见,言说刘项鸿门宴。
四方八面援手来,未见疫疠开生面。
此刻未平恚恨声,又假核酸扰疫情。
声声呐喊有所思,唤醒国人须有志。
麟楦得意混庙堂,何曾顾及民生事。
未把道义肩上挑,避秦深处于荒郊。
暗潮涌流风搅雨,应倡纳谏听民语。
举措重施仍反弹,忍泪相看稻粱盘。
山路湿滑平地难,太息渐进路维艰。
巴渝黎民实决绝,誓将妖魔除永歇。
别有有志青年生,欲褪冷气遂发声。
一夫夜呼四者应,恰似鹏翮颉颃鸣。
锡宾高台谋图画,同食共寝忧衣帛。
师生相看具无言,又见沙洲芙蓉白。
此间不言意蕴中,心头眉头自愁容。
高台每开疫情会,莘莘学子一同住。
三载竟然两载封,幸得诗书读几部。
学宫高台令人服,每被周遭庠序妒。
挽袖提裤挖藕去,令下捕鱼不知数。
藕花早谢莲蓬碎,上襦下裙尽泥污。
今日欢喜复明日,星移斗转春秋度。
手执兰桨驱汀州,虚去实来啼笑故。
车前团栾好事者,颜开喜笑数老妇。
停观数刻即别离,驱车登入灶房去。
三十六鳞成甘旨,劝君一啖趋避寒。
薄暮又言果木事,不免合衣拍栏干。
我闻授业八十八,师生一堂共时艰。
天涯此刻同般苦,终见金科打虎时。
我来渝州秋九月,偏居一隅铜邑城。
铜邑非乃偏僻地,王化早教有名声。
坐近巴川沃壤肥,尤加利树围宅生。
朝暮思听为何物,楼长层长起鸡鸣。
围炉煮茶话网课,杯盏互推为之倾。
渔歌四起捞清波,廿大精神洗耳听。
宵盰不歇力躬行,羲和破晓见日明。
狎客一时得全算,直言倾泻时艰行。
感以高台圣策略,静默月余余勿急。
一扫氛秽三更雨,七千余人自嘻嘻。
遍览巴渝泮宫者,更无几人始未及。
【作者简介】
唐嘉诚,字懿淳,斋号乐安簃,2001年生,贵州遵义人,重庆艺术工程学院艺术教育学院2020级3班学生。作品散见于《中华辞赋》《遵义日报》《贵州政协报》《美文》《文思》等,获中华诗词学会首届桃花源杯全国大赛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