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方向,发扬优秀师德师风,党委宣传统战部特设“师德先锋”教师人物系列专题。此次专访人物为我校2019年度“教学名师”称号获得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头人张毅。
张毅,副教授,视觉设计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第9届全国委员、ADOBE创意大学指导教师、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传媒艺术专业专家库成员、包豪斯国际设计协会会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头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学术专长是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设计的教学与应用研究。
主持研究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主持研究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重庆市线下一流课程《标志与CIS设计》课程负责人;重庆市“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学训融合、适应需求”教、学、做、用四向一体化教学模式——《标志与 CIS设计》”主持人。
编著出版《网页设计》《字体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标志与CIS设计》《空间构成》《版式与宣传品设计》等专业课教材,出版学术专著《信息符号设计》《文旅包装设计》。《文旅包装的绿色设计研究》等20余篇专业论文发表于《包装工程》等核心期刊、权威期刊。著作《信息符号设计》《字体设计》分获第17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教师组)二等奖、三等奖。著作《字体设计》《网页设计》与论文《新时代网页风格的类型研究》获得重庆市民办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鸭江镇标志设计”、“綦江新城大酒店VI设计”等多个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赛事等级奖。
指导学生获得2018、2019年“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产品包装设计赛项)一等奖、二等奖,2021年“大广赛”重庆赛区一等奖,2018、2022年“重庆市职业院校传媒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重庆市“第2届大学生才艺大赛”一等奖等赛事奖项。本人获得“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产品包装设计赛项)、“大广赛”、“海峋杯”、“第2届大学生才艺大赛”、“重庆市2022年公益广告比赛”、“重庆市职业院校传媒艺术作品大赛”等多个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9年被授予我校“教学名师”称号。
采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眼底流露出的满满回忆。她谈起从学生到教师,因为热爱,走上了教学岗位;开展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路走来既有辛苦的付出又有满满的收获。
2002年,在她的学生时代,一位教授鼓励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程任务,并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这让她对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这次经历让她深感创新教学模式的潜力和重要性。
2013年,张毅来到我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任教,教授专业课程,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她意识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可能无法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于是,她开始探索各种创新教学方法,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她多方面寻找教学资源,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参加相关研讨会,与同行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当然,教学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名教师,她面临着时间、资源和课程安排等多方面的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她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动力。她结合实际需求,重构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积极与学生互动,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在她主持的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重庆市“课堂革命”典型案例中,她积极探索适应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建立融合式学习环境,建设多元评价体系。
她说,回想起几年前,她和同事带领两支学校的学生代表队参加“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产品包装设计赛项,那次比赛如今都记忆犹新。
“因为疫情影响,备赛时间非常短,因为我们在备赛阶段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和同事一起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从包装形体结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到成品制作全方位指导学生备赛。到了比赛那天,我能感受到学生们的紧张和兴奋,比赛环境陌生,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我一直告诉他们,不要在意最终的成绩,重要的是尽力展现自己的水平,发扬团队精神。最终,我们的队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加这样的职业技能竞赛,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包装设计的岗位流程,提升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与职业素养。”
有这样一位学生毕业多年仍感念恩师。
“我是2019级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1班的沈长毅,自从2019年入学,张毅老师就一直是我的专业老师,是我放在心里尊敬的人。”
“张老师非常有耐心和细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辅导,她总是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解答我们的问题,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她总是鼓励我们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张老师也很富有激情和创新思维。她总是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她带领我们参加设计实践项目,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提升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张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发展和成长。她会与我们进行定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就算是在毕业以后,也经常给予我们在专业甚至生活方面的支持和建议。她不仅是我们的教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和引导者。她不仅是在专业上,更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帮助我们。我觉得我们很幸运能够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我和我的同学们都非常敬佩和感激她。”
张老师说,她最希望学生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失败或者困难,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而努力,终究能够取得成功。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过程,它可以让你不断探索、发现和成长,所以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文图/刘秋玲 编辑/刘秋玲 校对/李亚卿 审核/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