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阅读: 更新时间: 2024-05-23 摄影:| 编辑:liaobing
\
  张来宝,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音乐与表演学院专职教师,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张来宝自2015年起从事钢琴、双排键电子管风琴教学工作。现主要担任我校音乐表演专业、表演艺术专业钢琴基础、钢琴即兴伴奏、钢琴调律、钢琴发展史、视唱练耳、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曾在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研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重庆市一流课程建设1门,持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教材《中小学课堂乐器——口风琴、竖笛、葫芦丝》、出版教材《百年华诞·红色经典——中小学课堂乐器与电子管风琴合奏曲集》。2022年担任第八届吟飞国际电子管风琴(重庆赛区)、2022-2023年重庆电子键盘器乐大赛评委。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所教学生多次在重庆市举办的各类音乐比赛获奖。
  他作为我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师,2022年10月他执笔撰写的《理论与技能并重——构建钢琴即兴伴奏线上课程教学新理念》被重庆市教委遴选为重庆市一流课程示范案例。2023年他成功申报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案例《基于技能型人才产出导向打造职教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新形态——《少儿钢琴伴奏与弹唱》“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获重庆市教委认定。
  他作为我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2023年5月他带队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参赛作品《“工匠精神”视角下巴渝非遗音乐文化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以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在“‘智’汇青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中荣获“特等奖”,他也在此次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
 
带队参赛 斩获佳绩

\
  从2023年2月开始,张老师便带领音乐与表演学院学生开始针对铜梁非遗项目“铜梁龙”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分析研究,指导学生完成了一百多页,三万余字的调研报告。2023年6月,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张老师指导的项目最终从重庆市共计1.6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了重庆市选拔赛特等奖,取得了我校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我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
\
  张老师提到,他和学生曾在备赛过程中亲自到铜梁区博物馆以及铜梁区玉皇村龙灯彩扎厂进行实地调研与物料收集,并亲身感受到了工人们的“工匠精神”。这让他和学生们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不仅是非遗音乐文化的欣赏者和见证者,更可以是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者与传承者。
  张老师表示他也将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育素养,争取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夺得更好名次。
\

为人师表,要讲良心

\
  张老师入职后主要教授钢琴相关课程。“为人师表,要讲良心”,张老师一直秉持着第一天入职的初心,深耕教育领域,竭尽所能培养和教授学生知识。
  张老师说道“上钢琴集体课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它不仅仅需要用文字语言向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带着学生一起做实践练习和一对一的指导。”因为班上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钢琴基础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张老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张老师也积极做出调整和优化,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本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张老师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学生,以学生愿意听、听得进的方式,给同学们传递积极的理想信念,树立优秀的榜样,并鼓励他们参加竞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帮助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积土成山,收获果实

\
  学生时代的张老师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在比赛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经验,最终在赢得比赛胜利的同时也收获到了两次国家奖学金,这也为他的教师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最后分享了一些自己打比赛的感悟,他认为打比赛就像滚雪球一样。他解释道,我们一旦获得了起始的优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只要你有足够的力气和兴趣,这个雪球会滚成足够惊人的体积。我们的人生就像是在滚雪球,一开始就需要我们努力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在点滴进步中积累经验,找到自己的优势,最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张老师有着自己对人生清晰的规划,他说“有志者事竟成,所有的努力都会在以后的某一天让我们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

(文图/宣传统战部 编辑/廖若冰 校对/刘秋玲 审核/徐永恒、李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