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阅读: 更新时间: 2024-05-23 摄影:| 编辑:liaobing
\
  陈乐娇,重庆大足人,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造型与服装学院2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3+2大一学生,中专所学石雕石刻(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后随3+2升学政策,大学主修工艺美术品设计。2023年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六届全国珠宝玉石检测制作职业技能竞赛(“陆子冈”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023年12月拿下全国轻工行业联合会“工艺品雕刻工”四级(中级技能)证书;2024年在重庆市“巴渝工匠杯”陶瓷制作获省级二等奖;2024年3月在我校评优评先评选中被评为“三好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
  大一上学期,陈乐娇成为学生会干事,她深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每个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也始终把学习党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思想觉悟,增加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大一入学后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并顺利结业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学习目标与成绩的卓越
\
  在学习上,她一向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时间,上课不迟到早退,无缺课情形,课余时间在专业教室钻研专业技术,阅读专业课程有关的书籍,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成绩一直保持班级第一,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三等奖。在工作中她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作为班长,她积极带动身边同学参与各类活动丰富大学生活。作为学生会文体部干事,认真仔细高效率地组织完成各项校内活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校内外的志愿活动中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工作职责与志愿精神
\
  她热爱公益事业,立志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庞大的志愿者人群中的一员,在学校组织去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的各类活动中,常常有她的身影,为残障儿童提供帮助,用自己的专业竭尽全力地去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自己的创作,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在学习生涯中,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她还积极地报名参加各类专业性比赛,并先后在入学一年的时间里斩获“全国陆子冈雕刻杯”国家级三等奖,巴渝工匠杯“玉石雕刻工”省级三等奖,巴渝工匠杯“陶艺制作”省级二等奖等佳绩。

专业比赛的荣誉与感悟
\
  通过这些比赛她认识到了很多同行业优秀的学员,还有很多行业内的大师,在他们身上她体会到了传承的意义——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更多的是那一颗颗坚持下去的匠心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些比赛中的感悟也更加坚定了她要在玉石雕刻的道路上不断走下去的决心,坚定了把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念。
  “不尝试,无所得。”这句古语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去尝试,就无法获得任何收获或成就。它告诫我们,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要勇于迈出第一步,敢于尝试新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够积累经验,获得机会。


个人成长与持续进取
\
  她向我们说到,她在参加巴渝工匠杯“陶瓷制作”的时候,她一直很纠结,“要不要报名?”“就算是校赛竞争的对手都好多”“自己没有学过陶瓷去报名真的可以吗?”这些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她很担心自己到底能不能从校赛一二十个人的竞争中拿到那两个名额,竞争的对手实力很强,作为同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她错过了大一一年的课程,在那一年里她甚至没有学过陶瓷,又该怎么去和专业主修陶瓷方向的学姐学长们竞争,她甚至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
  但她的指导老师冯老师和陶瓷专业的两位老师都一直鼓励着她去多去尝试,告诉她不一定要用她们都擅长的手法去做,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跟他们做竞争,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雕塑的手法去进行创作。她听后也在三位老师的鼓舞下做出选择,勇敢地去尝试不同的领域,最终她在校赛中凭借自己的雕塑手法拿到了两个名额中的一个。
  确定参加省赛的名额之后的半个月里她长时间泡在实训室里,练习陶瓷技法,把陶瓷和自己以前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鼓励下最终斩获了省赛二等奖。
  她说坚定目标后再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路上是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但在坚定目标之前,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机会,不要不停否定自己,而要多去尝试,才能有所得。不论什么比赛多去尝试,它说不定就会在某天给你带来一个惊喜,即使它石沉大海但在努力前进的路上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个人寄语
\
  在最后她说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追求知识、实现梦想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我们勇于尝试、不畏艰难,并且保持谦逊和持续进取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

(文图/宣传统战部 编辑/廖若冰 校对/刘秋玲 审核/徐永恒、李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