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次
更新时间: 2025-04-16
摄影:|
编辑:liaobing

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讲台上,裴昌龙副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为学生们描绘了一幅幅创意与实践交织的画卷。裴昌龙现任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视觉传媒学院副教授,同时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特聘教师,是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美术作品和著作《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零基础绘画入门教程——休闲水彩》在业界颇受好评。在职业生涯中,他屡获殊荣,2023年,他带领团队在课程《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新形态》的教学能力比赛中和在“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师教师教学创新比赛”重庆赛区中分别斩获二等奖。

视觉传达设计:匠心独运,育人为本

本专业紧密契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视觉传达设计能力、创新思维与跨领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设计技能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广告创意、视觉信息传达等专业核心技能,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数字媒体技术、AIGC(人工智能)应用、新媒体视觉策划等新兴技能。
同时,本专业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品牌与包装行业、文旅文创产业、广告传媒、品牌策划等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围绕“品牌与包装设计、信息与传播设计、文旅文创设计、新媒体动态设计”四大专业发展模块,精心设置了包装设计、标志与CIS设计、书籍设计、商业广告设计、数字招贴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新媒体视觉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丰富课程。课程设置以前沿发展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根本,采用“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情景化实践平台,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等多元化方式,全面强化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实操能力,确保专业技能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毕业生将面向品牌与包装设计产业、文旅文创产业、广告传媒、文化教育、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等多元领域,从事品牌与包装设计、数字图像设计、数字品牌与IP文创设计、电子书籍与出版、广告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视觉运营、UI设计、交互与AIGC辅助设计等工作。他们将胜任设计策划、项目管理及创意执行等岗位,成为行业亟需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问题深度探讨

问:除了专业知识外,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核心能力?课程设计中如何融入这些能力的培养?
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视觉平面设计与操作能力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协作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评估设计作品。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项目,如与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等专业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跨学科沟通能力。
问:本专业是否有通过校企合作、实践项目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技能?能否分享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
裴:当然,我们视觉传达的专业课程大都与社会实际生产以及竞赛结合。比如,我们与宜宾五粮液公司合作举办了“五粮液包装设计比赛”,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商业设计项目中,从市场调研、创意构思到设计实施,全程参与,从而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设计技能和市场适应能力。学生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设计作品不仅获得了众多全国性等级奖,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肯定。
问:职业院校强调技能实践性,您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优势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裴:我们的毕业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备独特的优势。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在参与“铜梁福果镇乡村振兴品牌设计”项目中,学生们深入农村,了解当地文化和产业特色,结合市场需求,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标识和包装。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当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我们学生的能力非常满意,认为他们既懂设计又懂市场,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文图/宣传统战部 编辑/廖若冰 校对/刘秋玲 审核/徐永恒、黎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