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阅读: 更新时间: 2020-06-21 摄影:| 编辑:yuanyi

以职教大发展为契机 开创我校职教新局面

我校召开2014-2015学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

我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教学工作会召开

周勃理事长

雷秀君副理事长

刘世杰书记

11月22日,我校2014-2015学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在茶园校区召开,理事长周勃,副理事长雷秀君,校长刘世杰,常务副校长肖跃军,副校长尹端、何全先、陆平、梁挺、游祖元、徐永恒,校长助理张青平以及校教学委员会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教学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适应高职教育3.0时代要求

在开幕式上周勃理事长指出,2014年,我校进入发展新阶段,在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周勃理事长介绍道,我校正在筹建"重庆大学生艺术设计小微企业孵化园",这对于我校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

雷秀君副理事长认为目前我校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也拥有行业支撑等优势,但总体而言,优势体现并不明显;同时,学生在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她要求在未来工作之中,要狠抓师风师德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尤其是要把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指标,突出抓细节,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升学校竞争力。

刘世杰校长提到,本次教学工作会是在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得以提升的背景下召开。目前,国家已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职业教育"低水平、浅内涵"的弊病将逐步改变。刘世杰校长要求全校教职工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加快我校办学水平的转型升级。

刘世杰校长在讲话中引用了著名高职教育专家俞仲文关于"高职教育3.0时代"的论述,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高职教育迎来了3.0时代。在此背景下,学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技术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对这种技术的全过程的了解和举一反三、创新应用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上,要从培养一般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到培养高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围绕具备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这三个特征要素,来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形式的转型升级。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刘世杰校长提到,尽管目前"高职教育3.0时代"的要求对我校发展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学校应抓住时代机遇,扬长避短,以适应时代要求推动学校发展。

重视教学管理,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确保评估首评即过

刘世杰校长在讲话中强调,"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是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贯穿办学全过程的主线。"他强调,教学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发展的中心工作。全校教职工要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意识。

"专业有优势,上岗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持续发展有潜力是高职优秀毕业生的特征",我校将以此为目标,培养适应市场,具有高执行力、高技能水平,拥有过硬理论基础、外语基础,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

2016年,我校将迎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建工作,刘世杰校长提出,"评估工作对我校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他要求全校教职工齐心协力,确保"首评即过、彰显特色",即以各项指标合格一次性通过建校以来第一次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办学质量评估,同时向来自全国的评估专家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试点现代学徒制,推广BIM应用与教学,走特色发展之路

游祖元副校长作了《凸显职场氛围,积极试点现代学徒制》的专题发言。现代学徒制是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游祖元副校长介绍了中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也指出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面临着"学校热,企业冷"的困境,在制度和政策上存在空白。他认为,试行现代学徒制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需求,是我校创建特色、构建品牌的内在需求,我校在试行现代学徒制上有较好基础,因此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尹端副校长作了《BIM应用与教学工作思考》的专题发言,他认为在BIM辅助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及建筑装饰行业趋势的背景下,我校要进一步推广BIM应用与教学,将其打造成我校的特色。

在分组讨论中,艺术设计专业组、建筑工程专业组分别围绕2014~2015学年度教学工作重点、加强教学基础建设迎接办学评估、试行现代学徒制、专业发展规划、BIM应用与教学等进行了讨论。

在这次教学工作会上,梁挺副校长代表学校宣读了成立各专业教研室的决定,首批成立的是室内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14个教研室,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了首批教研室主任。

在总结会上,刘世杰校长指出,此次教学工作会无论是规模、深度上来说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对我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是一大推动。他认为,通过此次会议,我校教职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在教学管理、学校发展等方面形成了更多共识,这是我校发展的潜力所在,将转化为各项工作的推动力。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文/圈圈 图/袁亮 谢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