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视界——视觉与传媒学院摄影摄像、动画专业2014级毕业展"在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楼举行。此次展出共展出了摄影摄像、动画两个专业的同学们,经过3年大学学习后的毕业成果。
图为师生前来参观展览
优秀作品选登
忆往昔——回忆往昔传统艺术的繁盛
2014级动画专业 吴雪村
本次毕业设计的意义在于展现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目的是在观者心中种下一颗传统艺术的种子,为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构图上来说,选择圆形构图是有着一些含义的。圆形在文字中是一个句号,表示用这个作品为我的学生生涯打上一个句号。而20个句号连起来又变成了一串省略号,表示新的生活将要开始。之所以选择传统艺术这个主题,也和我的家庭背景以及成长环境有关,接触了不少坚持传统艺术的年轻人和大师,也被其中的魅力深深吸引,这也将是我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忆往昔》这个名字,除了字面上的"回忆往昔传统艺术的繁盛"一层含义,同时也是要表达"莫让繁华空成忆"的想法。最后加上的原创诗词,也是想要在丰富作品内容的同时,传达一些我想要传达的思想。这次的毕业设计总体来说我算是比较满意,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原创,最终效果还算不错,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个系列作品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对我来说还只能算是一个雏形,要真正完成它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相信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某一天将它完整的展现出来。
编
茶
画
琴
你的花样
2014级动画专业 徐雯晴
设计过程简介
其实起初不是这个题目,原来的名字是《kill money》设计的是猫和女孩为主题。为的是纪念因被意外杀死的"money二号"一只猫的名字,风格以小清新和荒诞为主。但是在创作初期定稿的时候因想法不同的原因不断在改变,在摸索的同时风格也不断的在发生改变,最终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风格。其实开始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画出这样一个比较完整有自己个性的作品。而且以前也从来没有尝试过用photoshop作画,一直也很纠结是采用手绘的方式还是电脑制作。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更多是向电子技术靠近,最终我还是选择最不熟悉的来尝试。但结果看来这次尝试是没有错的。我也对电脑制作更感兴趣了,希望以后能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与创作上,每创作一副插画都有新的不一样的惊喜。
作品的设计表达
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插画艺术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头脑,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开阔了我们的心智。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中国,插画虽然发展的较晚,但追其溯源,源远流长.插画经过解放后黑板报、版画、宣传画格式的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对国际流行风格的借鉴,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更多使用电脑进行插画设计的新锐作者不断涌现……
之2
之3
之4
之6
木匠
2014级摄影摄像专业 曾海荣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今天,手工做家具的木匠已经很少见到了。而我遇到的这位师傅是已经干了30多年了。在拍摄中,师傅跟我说,现在做老式家具的人很少了,现在人都喜欢买好看的家具,之前都有人来订购家具,就今年不太好。我一边拍摄,一边好奇的问为什么。师傅也很耐心的跟我讲解。并自豪的跟我说整个县的人都在他那里订做家具。看到各种家具,我想须得经过长年累月的浸润,将各种复杂的多达几百种的榫头、卯眼的结构、放样、取料、抱料、画线、打眼等工艺连接了然于胸,不是简单地做成个样子就完事的。对师傅很是佩服。作品都是用佳能70D拍摄的。
抱料
刮灰
画线
卯眼
茶韵
2014级摄影摄像专业 戴方燕
我国的茶馆文化历史悠久,茶馆是茶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在这种条件下茶馆文化得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茶馆文化理念也更深刻的透到人们心中。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 它经过历史的积淀,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休闲等。
在以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为特征的巴蜀文化影响下,成都茶馆是一个地域特点十分突出的类型。在史料记载中,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早在民国初期,成都茶馆已达454家,居四川之最,是历来茶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在空间格局和服务方式方面,成都茶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四川的茶馆多,且具特色。早晨进茶馆可一直坐到晚上关门,照样沏茶而不增加收费。一整天仅收一次的茶费。所以茶馆成天热闹,成了人们休息、娱乐、进行交易的场所,而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在茶的热气、香味中进行的。
此次拍摄主题是四川成都彭镇观音阁老茶馆。
三百多年的历史遗迹承载着这个百年老茶馆,古色古香、茶韵浓厚。
据传,大约150年前,彭镇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镇子的房屋化为灰烬,唯独这片老房子幸免于难。人们在这里祈求菩萨保佑时喝茶聊天,这一喝就是一辈子。
老茶馆的房子是川西老式的穿斗房,屋内的墙壁有的已露出斑驳的竹篱笆,曾经精美的木雕被文革的斧凿铲平,朱砂的红语录、红太阳虽然暗淡,中间通道上是凸凹不平的"千脚泥",发着油光的竹椅板凳凝结了时间的影子。特别是老茶馆四壁的主席画像、主席语录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历史的沉淀,总能唤起我们对特定时代的许多记忆。
茶馆多如星棋的四川,如今像这样依旧保留"原汁原味"的茶馆,可谓寥寥无几了,还多少为历史留下一点"茶文化"踪迹!也许,它的存在,可以给现代化的生活添点"调味品",增添一些朴质的情趣和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依存的、弥足珍贵的情愫。
彭镇观音阁老茶馆因为它所保留的茶文化渐渐的被人们所熟知,广及国内外,因此也成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创作者的必去之地,网上一搜,彭镇观音阁老茶馆的照片处处可见,虽然通过别人拍的照片能够感受出它的茶文化与历史悠久,但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自身体验还是不能缺少的,所以还是得自己去这个老茶馆,拍摄属于自己的照片,感受老茶馆的人文历史气息。
此次拍摄四川成都彭镇观音阁老茶馆一共拍了大概两天的时间,11月6日和7日,第一天去的时候,很陌生,对那儿一点也不熟悉,只看见有很多的摄影爱好者在那儿拍照,拍人文的、拍肖像的、拍电影的,比比皆是,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进去的。茶馆里面人山人海,茶客们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老板和伙计们各自忙碌着茶馆里大大小小的事,把茶馆打理得仅仅有条,从早到晚,处处能感受到成都的慢生活。茶馆外剃头匠也忙得不可开交,喝完茶,顺便理个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茶馆天还没亮大概四点半的样子就开业了,成都人有喝早茶的习惯,很早便相聚于此,一坐就是好一阵。由于开业开得早,茶馆大概六点多就歇业了,这时候是茶馆最静谧的时候。这一天还是有不少的收获的。第二天再去就没有拍多少,拍完就在茶馆附近逛了一下。
此次拍摄印象最深的是那位根雕老人,第一天去拍的时候,和这位老人聊了一会儿,这位老人姓罗,来茶馆一个月左右,当过兵,他从2014年开始自己精心种植苦蒿,待到苦蒿的枝干足够粗壮、足够硬了,就用来雕刻,老人最擅长雕的就是烟枪。除了用苦蒿雕的烟枪外,牦牛角、羊角、橘树、黄金树也是老人根雕的必备品。老人一个人坐在茶馆门前的一角,桌上是老人雕的烟枪和根雕艺术品,一杯茶、雕刻工具是他在茶馆里消磨时间的工具。老人一般在茶馆待到四点便回家了,每一天都这样。老人的爱人得了肺癌离去了,老人告诉我说在茶馆里的他是开心的,他不曾孤单。也是从他那儿得知了茶馆的茶水是从地下抽出的井水所泡。
这次成都彭镇观音阁老茶馆之行,还是拍了不少的照片,说实话满意的并没有多少,但是此次茶馆之行,真的让我感受到了那仅存的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慢生活,在那里仿佛时间是静止的,茶客、老板、伙计,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聊天、看报、打牌、喝茶、掺茶倒水、剃头、雕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是彭镇观音阁老茶馆带给我的人文气息,在那里除了拍客以外,是没人玩手机的,因为有报纸,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
彭镇观音阁老茶馆之行收获还是不少,这也不虚此行。
不离
茶馆伙计
茶馆老板
闲暇
花茶(商业摄影)
2014级摄影摄像专业 周捷
金银花
玫瑰
柠檬
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