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阅读: 更新时间: 2025-11-14 摄影:| 编辑:liaobing

2025年11月13日,我校在F101小报告厅成功举办首届二级院系党组织书记讲党建比赛。此次比赛紧扣时代脉搏,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党建"双创",引领立德树人和事业高质量发展。

比赛评委阵容强大,由我校党委书记唐加祥,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肖跃军,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永恒、叶荫,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谭蓉,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祝玉峰共同担任。全体党务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此次比赛,比赛由宣传统战部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刘秋玲主持。

比赛第一环节为党建成果宣讲,8位党支部书记依次登台,各展风采。

数字经济学院党支部书记羊英姿以《党建统领育人工程 双融双促谱发展新篇》为主题,从政治引领筑牢发展根基、模式创新激活育人动能、双融双促彰显堡垒作用三个层面,深入阐述了党建与育人工作的紧密结合。

造型与服装学院党支部书记文秋璎以《以“党建 +”绘就文化传承与育人融合新画卷》为题,精确找准党建与专业的“融合点”,通过做实“党建+”实践,收获“党建、育人”双成果,并朝着“全市样板支部”的目标奋力冲刺。

艺术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康丽汇报的《基层支部书记讲党建》,从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基础、发挥党建引领推进支部品牌建设等方面,展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音乐与表演学院党支部书记刘俊伽讲述的《党建引领,艺术创新一一推动落实“五个到位”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从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等五个维度,全面展示了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艺术设计学院党支部书记程颖汇报的《三艺融心筑堡垒 美育铸魂育新人——党建引领艺术设计专业育人实践探索》,围绕时代背景与核心思路、“三艺融心”实践路径、三维提升显实效、三大融合促共振、深化融合育新人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党建引领艺术专业育人的创新模式。

视觉传媒学院党支部书记李江宣讲的《党建引领 匠心育人》,从夯实基础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理论武装增强基层思想力量、融合发展共创学院发展新态势等方面,展现了党建引领学院发展的新成效。

建筑科技学院党支部书记刘远媛以《红旅赋能 融合共生一一以“行走的思政课”构建党建育人新格局》为题,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构建党建育人新格局,以红旅项目为载体实现思政全覆盖,激活组织动能,贯通育人链条,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年一贯制学院党支部书记付颖讲述的《党建统领促发展 实干担当谱新篇》,以“两进两查”为核心锚定党建工作方向,以“凝心凝力”为目标夯实组织战斗堡垒,并以实践为例探索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路径。

比赛第二环节为现场问答,8位党支部书记依次上台随机抽取问题并作答。他们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应变能力。

全部比赛环节结束后,肖跃军副书记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展示工作成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各党员、干部既要扎实做好工作,也要善于展示。经过这几年持续抓党建,书记们日益成熟,在此次比赛中的表现超出预料。同时,他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各位书记在如何做与如何讲方面继续努力;二是要抓好“五个到位”,要抓准鲜明深刻的点,在讲党建时要突出本支部党建的特点。

党委书记唐加祥作总结讲话,对比赛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此次比赛也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动力、深刻领悟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学思践悟,推动党建实践。他指出:一、本次比赛显示,我校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比赛践行了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党建融入高校人才培育全程的实践成效,落实了为党育人、立德树人使命,反映出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在党建、思政与业务工作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三、要对标责任使命,立足自身实际,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将基层党建深度融入办学育人全体系、事业发展各领域;四、要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最后,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艺术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康丽、五年一贯制学院党支部书记付颖获得优秀奖;数字经济学院党支部书记羊英姿、建筑科技学院党支部书记刘远媛、视觉传媒学院党支部书记李江获三等奖;艺术设计学院党支部书记程颖、音乐与表演学院党支部书记刘俊伽获二等奖;造型与服装学院党支部书记文秋璎获一等奖。

首届二级院系党组织书记讲党建比赛的圆满落幕,不仅搭建了我校基层党建经验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更凝聚起“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强大合力。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党建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不断激活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领航,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图/宣传统战部 编辑/廖若冰 校对/刘秋玲 审核/徐永恒、黎恋秋)